品读小说网

第424章 反苏包围网

我真的是蛋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品读小说网pd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格勒纳事件”后,汉莎宫出现了一种奇怪的会议现象,内部戏称为十六人会议。

所谓的十六人会议,实际上是由总统、副总统、内阁总理、幕僚长、内政部长、国防部长、总参谋长、总办主任、财政部长、司法部长、陆军司令、空军司令、海军司令、联情局长、联调局长、军情局长组成。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杂音,提高会议表决效益。

这样一来,内阁的其他部门就成了摆设,国内大权几乎全部把握在这十六个人的手中。原本无关轻重的总统办公室主任也因为主抓宣传和媒体以及汉莎宫的日常工作而地位愈加重要,隐隐有一种与部长平起平坐的感觉。

若非德国没有先例,以安娜塔的声望,竞选联邦党秘书长恐怕都毫无悬念,对于这一点,大家甚至从来都不怀疑。

翻开安娜塔的个人履历,许多人都自愧匆如。第一批联邦党党员联邦建国资深元老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成员党内声望和人际关系可圈可点,更是总统最值得信赖的助手。

十六人会议中,安娜塔的排名非常靠前,足见其在联邦政府中有着举足轻重作用。

凭安娜塔的个人能力,当个内政部长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了,现在的内政部长权倾一时,几乎近似于国家总理。因为埃里克重组内阁后,将所有的子机构都放在了内政部下面,而真正抓着实权的司法、财政、治安、兵权现在都在海因里希布吕宁一个人的手里。

十六人会议基本上能够决定联邦德国的走向与未来,其实,埃里克并非不想搞独裁,他当然很想独断专行,可是,这样的想法也只能是想想罢了。排除异己非常简单,但要找到一个体已人顶替工作却实在不那么容易。不然,随便换个人上去,能不能胜任是一回事,要是把事情越弄越糟,那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牛赖特从南京发回来的消息无疑让所有人都不高兴,十六人刚聚到一起就炸开了锅。埃里克明显能感觉到路德和希佩尔投来了埋怨的目光,毕竟当初一力促成此事的人就是他们眼前的总统先生。

汉斯路德之所以“骂街”,其实也是做给同僚们看,因为他和麦克斯曾经也是总统决策时的支持者,只是没想到事情会弄到下不来台的地步。

“真是丢人丢大了。”汉斯路德万万没想到积贫积弱的华夏也在德国人面前拿腔作调。

总参谋长霍夫曼一脸不悦,当其他人陆陆续续走进一号会议厅的时候,他便悄悄地坐在离埃里克不远的角落里。

“这个常凯申在华夏就不讨人喜欢,听说是个无能的独裁者。放着日本人不打,却专门打内战,这样的人,我们还是离他远一点的好。”联情局长第一个打破沉寂。

“我同意拉姆斯登局长的看法,华夏要是团结一心去打日本人,我们支助也就支助了,至少能帮我们保住华夏现有的矿区和工厂,可他把钱用于打内战,那可不行。”亚尔马说。

“诸位都只看到了眼前,根本不知道英明的总统先生是在酝酿一个更大的战略。”泽克特插话说。

“部长阁下能否将总统先生的真实意图公之于众呢?”大家都十分好奇,七嘴八舌地起哄。

泽克特回头看着埃里克,得到默许后,才说出了外交部长牛赖特出访华夏的真正目的。

“原来是这样?依本人看,常凯申无非就是两个目的,他缺钱,也缺武器,希望得到德国财政上的支助,但更希望德国暂时不要与苏联闹僵,而使苏联的远东14集团军重新回到黑龙江边,以牵制狂妄日本人。”总参谋长霍夫曼直截了当地说。

“有点儿意思,这个贪婪的家伙味口还真不小啊,要我们出钱出炮,却不愿意与我们结盟,反倒与总统先生的战略意图恰恰相反。”陆军总司令伦德施泰特冷笑着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道爷要飞升》《离婚后,我被烂片女王觊觎了》《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回到我妈制霸内娱那几年》《我在现代留过学》《云朵和山先生》《重生之贵妇》《末世第一狠人》《一个俗人的诸天影视之旅

新书推荐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唐小说家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乱世种田日常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清末土司王(HP)Forgive金玉满唐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继兄不善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我在水浒做奸商大明风流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朕,乃万岁!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谍海无名玄天宗修行记事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我在异世界召唤朕,剩者为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明末:边军不退我家娘子太体贴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带着美女闯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