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反腐日记》转载请注明来源:品读小说网pdxs.cc
高翊未及开口,裴鸿羽抢先一步道:“殿下,不是我吹,有我们高大人在别说那姓周的,就是穷凶极恶的歹……”
一道冻人的目光射向他,裴鸿羽立即打了个冷战,咽下接下来的喋喋不休,收起嬉皮笑脸老老实实的拱手道:“回殿下,招了。”
看裴鸿羽那避猫鼠的样儿茶茶背过脸去,肩膀不停的抖动。
李令仪轻咳两声,压住差点喷涌的笑意,点头道:“口供……口供呢?”
高翊冷着脸从袖中掏出来,呈给李令仪。
根据周管家的供述,原本他只是一个江湖盗贼,一直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因为武功高强、恶名在外,在江湖上也有一两分的名气。后来在京郊犯了事被官府抓获,被判了秋决。在牢里关了三年行刑前,突然被人救了。
他向来以江湖人自居。而江湖人,义字当头。像这种救命之恩,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是要报答的。可是那人并不需要他上刀山下火海,只是要求他从此不再为盗。备受感动的他,便誓死效忠。
那人也是财大气粗,白吃白喝养了他好几年。后来才开始让他做事。
李国明的确是被他所杀,他还承认是钟泰指使他做的。
因为钟泰在山西做的很多见不得人的脏事,汤承平虽然入了他的门,但很多事他不会做、也不适合做。于是便命头脑灵活又圆滑世故的李国明料理。
李国明不负所望,一桩桩都料理的极为干净。比如私征税款时遇到了刺头儿,他们竟敢扬言要告发他们。钟泰一怒之下,便让李国明夜半派人将他们全家老幼杀了个鸡犬不留。
汤承平败露,钟泰也曾派瑶姑刺杀,但最终失败了。不过,凭借汤承平对他女儿的感情,钟泰料定他不会指认钟泰。虽然刺杀失败,但有私情在,应该问题不大。可是李国明就不一样了,他是个滑头,又掌握钟泰大量罪证。只好铤而走险,下狠手除掉以绝后患!
“怪!很怪!相当怪!”
李令仪捏着口供,一连说了三个怪。
茶茶凑过来看,“公主,什么怪啊?哪里怪了?”
李令仪蹙眉,将口供递给茶茶。她没有回答茶茶,而是反问高翊与裴鸿羽:“你们觉得这个周管家前面所说的恩人是谁?”
“难道不是钟泰吗?”
裴鸿羽清澈的眼睛,大大的疑惑。
茶茶看完挠了挠头,道:“是钟泰吧……”
李令仪看向高翊。
“他想让我们以为是钟泰。”
“对!”李令仪眼睛一亮,“我也是这种感觉!你们想一想,他前面形容自己是一个知恩图报讲义气之人,后面供出钟泰时字里行间表现的并不怎么恭敬,前后态度是有反差的!还是说这口供与他现场说的有出入?”
“没有!”裴鸿羽想了一会儿,坚定的回答。
高翊也认同裴鸿羽所说。
“那就说明,当初将周管家从死牢放出去的人,并不是钟泰!”
李令仪抬起头问:“还能再审吗?”
高翊摇了摇头,“不能。”
因为他已经说不出话了。
周管家是一个骨头极硬的人,他几乎快将诏狱的刑罚用尽了,才拿到这些口供。招供后,趁他与裴鸿羽放松之际,他咬了舌头。
结合他的这一行为,李令仪方才的分析合情合理,入木三分。高翊深以为然。
李令仪一行人将口供交予聂鸿源,充作证据放入卷宗,并约定三日后开堂审讯。
其实一切都已经清楚明了,要做的也就是整理证据,拿到钟泰的口供,以及揭晓一些疑惑。比如账本上几宗赃款的去向。
之所以兹定三日后开堂,是因为要等前往钟泰浙江老家抄检其家财的人回来,好用于量刑。
如果顺利,便可呈交刑部结案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