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上马,能拿动武器的族人,全部组织成军。
这还不算完,他们又派人通知鲜卑人,力求结成同盟,共同对敌。
只是鲜卑人现在还没有统一,还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不过在汉人大兵压境的条件下,鲜卑人内部先结成联盟,加速了几个大部落对鲜卑各部落的力量整合。
同时,受到消息的还有大汉西北的已逃逸的部分南匈奴人,他们也要参战。
游牧民族之间有着相似的文化,相同的生活,比较容易融合,面对外部压力,整个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被整合起来。
面对这种情况,高顺心中一笑,这正合他意,若是能一次将他们击败,则省去了他四处寻找他们的麻烦,于是令众人放慢了进攻的步伐,给游牧民族留出结盟和整合内部力量的时间,并把将要发生的战争命名为最后的决战。
李强等众人皆信心十足,非常支持高顺的计划,希望一劳永逸的解决北方草原的蛮夷。
不过为了西域诸国的安全,避免游牧民族狗急跳墙,去进攻西域或者魏国疆域,高顺派高伟带领武器高级骑兵借道乌孙国,返回魏国,并通知沿途附属国备战,提高警惕。
正文第640章寒冬对峙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在决定种族命运的时候,草原各游牧民族抛弃前嫌,逐渐团结起来。
这不能怪他们,是因为高顺要消灭所有的游牧民族,他们已被吓怕了,不得不如此。
高顺等人虽说放慢了进攻的脚步,但是杀戮还在继续,那些没来得及与大部队会和的部落,皆被轻松灭除;所有人被杀掉,所有的牛羊也被杀掉,带不走的物资皆被烧掉。
西域诸国得到高伟传递的消息,立即备战;他们没想出击,只想自保,不被草原游牧民族突袭已是侥幸。
北方广袤的草原上,生活着众多的游牧民族,在相互联合之后,竟然组成了一支实力强大的军队。
实力最大的是匈奴人,西迁的北匈奴人返回,与北匈奴本部会和,兵力超过二十万人;鲜卑人被汉人击败之后,原归服鲜卑人的部分匈奴部落西迁,重归北匈奴统治,且有大量丁零人和西逃的南匈奴人加入,使得北匈奴的实力比历史上要强大很多,在阿尔泰山东部放牧,并逐渐向西扩张地盘。
其次是鲜卑人,在吸收了丁零人的部落后,也组织了十多万的军队。鲜卑最大的部落当属拓跋部落,他们没有南下而躲过了汉人的杀戮,保存了实力,阴差阳错,一直到汉人退去之后,他们才从鲜卑山中走出来,不断收留零散的鲜卑人、弱小的鲜卑部落,逐渐强大起来。
首领为拓跋力微,等他们占据了漠北的空白地区,他一改以往草原部落南下劫掠的传统,曾派人向魏国朝贡,希望开展贸易,被拒绝了,但是魏国也没有发兵消灭他们,让他们获得了几十年的发展之机,逐渐强盛起来。
还有坚昆人,组织了三万多的军队;坚昆的牧地已相当辽阔,已经占有了叶尼塞河流域十分广袤的草场,过着游牧兼营狩猎的生活;亦有一定的农业与手工业,手工艺品制精巧;与邻族有经济、文化联系,汉族的经济、文化对坚昆有明显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坚昆人已开始使用青铜器、铁器、木器、陶器以及皮制品;除生活用品外,还有农具、兵器等,特别是从器物上精美的工艺美术图案不仅可以看出当时坚昆人已经有较高的工艺技巧。
汉朝李陵长期在坚昆地区任右贤王,他的子孙后代均融入坚昆人之中;另外汉人王昭君的后代也融入了坚昆人之中。
贵霜帝国的剩下的兵马不少,也有超过八万人的军队,但是国王卡普纳达已被汉人吓怕了胆。
再加上其它大小部落,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共集结了近五十万人的军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