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昏君呢?》转载请注明来源:品读小说网pdxs.cc
太傅不再进宫,宫中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甚至更加凄凉。
公公变得行踪诡秘,不再成日守在朕的面前。他又是以前那副孤言寡语的模样,来去匆匆。阿骨的病并没有好转,甚至病的更加严重,有时还会神志不清。至于太医,不过是一群只会照本宣科的蠢货,他们甚至都不敢看阿骨一眼。
日子好像又回到了小院子的日常,依旧只有阿骨与朕,靠在一起看着天,静静地等着时光从指缝溜走,看着太阳升起又落下,便是新的一日。
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改变了的,便是比起从前,活动的范围要大了一些。从五百步的小院子,变成了如今小半日才能够走下来的宫殿。偶尔能够听见宫女窃窃私语说着宫外的情形,无论是北寇南下还是南方乱o民o暴o动,亦或者是东方水寇横行。
阿骨病的更严重了,如同这个病入膏肓的天下。
这天下,朕不想救了,可是阿骨,却是朕无法放弃的。
如今的情况如果说完全不是朕的错,那定然是推脱。可若是说全部是朕的错,也是一家之言。早在先皇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窥见一二了,只是那时指出霍乱根源,正是已经死去的丞相本人,还有站在他身后的氏族。
景已经走了五百年,这五百年的风雨它都一一扛过来了,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总有力量在庇护着这个国家。十年的征战让镇北军变的强健,其他三方军也有意与之一较高下,出现问题的,并非是这个国家的武备力量,而是朝政。
早年时景以科举制为四方国家所推崇,可后来随着当年上位的寒门子弟逐渐逝去,随着那些所谓的寒门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变为世家,这样伤及根本的制度展现了他的各种弊端。无论是舞弊还是替考,各式手段层出不穷。
其结果便是在多年前科举就已经被废除,重新上位的依旧是推举制。
像是一个圈,兜兜转转轮回至此,走到了原点。
年幼尚为太子之时,曾见过丞相跪在大殿之中,对着先皇声泪俱下的阐述事情的弊端。推举制在他看来似是一切腐败与崩塌的开端,他跪在那里对着先皇说,若是不铲除那些腐朽的根基,那么百年之后倾塌的便是这个王朝。
到那时,民无家国可依,兵无家国为战,崩坏的便是五百年前太o祖打下的太平。
而先皇只是沉默,过了很久才说,还不是时候。
什么……是时候呢?
这个问题朕最近一直都在思考,或者说过去的那些岁月里阿骨与朕一直在争执这个问题。直至那夜撞钟响彻了整个宫殿,阿骨与朕都没能争辩出一个高地。
所以先皇去死了,因为他不想承担灭国之君的罪责,因为他不想要当那个留在史书上,被后人唾骂的昏庸之君,与那个即将在乱世出现的救世主做成对比,亦如当下六国亡国与太o祖的帝王。
“阿骨,什么时候才能醒呢?”
床榻之上的阿骨日渐消瘦,比起初见时他滚圆的样子,如今的阿骨看起来就像是饿了几年没能好好吃饭的难民。他抱起来不再舒适,反倒是冰冷又硌手,像是死人一般。
可这样,他也依旧是朕的阿骨啊。
“等醒了之后,我们一起出去看看,你所描绘的水墨之卷吧。”
窗外阳光正明,逃过了宫廷之外侍卫追捕的鸟雀停在窗户旁,用鸟兽无邪的眼神打量着室内的阴暗。似是感觉无趣,鸣叫两声张开翅膀,飞向了院子中枯败的古树,最后连叫声都消失不见了。
或许是因为这寂寞的宫廷之中,只有他一个活物吧。
靠在床头边,把玩着手里镶着金边的佩,汉白上的金色描纹已经有些褪色,露出了反复描金留下层次分明的痕迹。上面展翅腾霄的两条龙互相交织交错,在底下有一个已经被磨的不可见的字。
虽然已经被磨平太多,可所有帝王都知道那个字,是‘晓’,黎明之晓,景之晓。
将军这个人很奇怪,他明明有着上位的能力,却一直停歇不前。先皇在世时与镇北军的关系就不是很好,多次断绝银饷不提,就单是当先代镇北将军阵亡后,压着将军的就职圣旨不发,就可以激怒一大批老将了。
说起来似乎早在三代帝王之前,就已经逐步打压镇北军一家独大的势头了。十年征战的时间逐渐被延后,征战范围也越来越小,甚至有一代虽然说着御驾亲征,可也就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其损耗,还不如一场北疆防御战的损耗来的大。
直至朕,将筹粮权下放于镇北军,虽然从今往后粮草饷银全部交于镇北军自筹,抑制了镇北军的势力之外,也是无形的放宽了他们的独立性。即便是这样,七年强将军出征至今,也没有翻盘的势头。
不免失望。
“待将军上位,你我出宫携手同游,你便能好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苍策九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品读小说网pd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