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达人秀》转载请注明来源:品读小说网pdxs.cc
一个观点之后,不等贾亦韬的继续追问,就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东南的海盗看似猖獗,嚣张无比,在海上的实力极大,但是,这些海盗内部却是山头林立,谁也不服谁。就拿其中实力最强的郑芝龙与刘香,早已是暗生间隙,十八芝早已是名存实亡,不再是那个一致对外的海盗团体。”
“而且,这些海盗虽然勇猛强悍,善于海战,细细看来,也不过是无源之水,海上浮萍,一旦缺少内陆为依托,封锁他们与内陆的往来,就很难生存下去。”
“因此,微臣到任之后,只要略施手段,许以小利诱之,彻底分化瓦解十八芝这个海盗团体,将其中的一部分编到朝廷的水师之中,就能稳定东南沿海。”
贾亦韬听得频频点头,当然知道对方并不是在糊弄自己,为一个明史专家,虽然不能尽述当时的东南沿海情况,但也知道个七七八八,了解个大概。
“好,有勇有谋,熊爱卿,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贾亦韬朗声夸赞了一番,紧接着神色一敛,郑重地说道:“一旦击溃东南沿海的海盗之后,匪情得到了控制,熊爱卿,朕希望你能够一举收回台湾岛,将上面的洋人武装力量赶出去。”
“启禀皇上,微臣也正有此意”
熊文灿双手一插,躬施一礼之后,进而徐徐说道:“这些年以来,东南沿海的海盗之所以日益猖獗,其中就不无与那些洋人的关系,两者狼狈为奸,劫掠于海上,有时袭击沿海的百姓,只有将岛上的洋人武装赶出去,并对台湾岛和澳门岛上的洋人进行严格管理,方能根本解决匪患。”
“而且,那些洋人远渡重洋,属于孤军深入,在东南沿海并没有什么根基,在台湾岛不过是有少量的武装力量,岛上的局面多是土著与汉人,微臣自信,荡平海盗之后,只需派一支人马上去,就能将其收复。”
贾亦韬当然知道对方所言非虚,根据他了解到的历史,关于当时的台湾消息,岛上绝大多数的居民都是汉人与当地土著,又混有日本人、西班牙人与荷兰人。
至于后两者,西班牙人登岛不到两年,谈不上什么根基可言,只是占据了一个鸡笼,而荷兰,也不过是控制了台南一小部分地区,根基只是相对稳定而已。
第二十气章明悟
贾亦韬心中一动,不禁再次想起了迫在眉睫的事情,筹钱,朝廷需要许多许多的钱,用于支付军队的粮饷,以及西北的赈灾,还有即将到来的小冰河时期大面积爆发,这都需要大量的钱粮储备,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天灾。
“熊爱卿,你觉得何人最能胜任福建布政司”
很明显,贾亦韬的这个问题,打了熊文灿一个措手不及,看到对方一愣,一副不解和没有丝毫准备的样子,进而又没来由的继续说道:“熊爱卿,东南虽然地处偏远,远离中原,缺少教化,但据朕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尤其是福建和广东两地,蕴含着巨大的财富,乃是朝廷偷税漏税的重灾区。”
熊文灿一阵错愕,并没有接话,并不只是因为他有难言之隐,更是知道,皇上后面还有话语。
“自大明建国以来,除了永乐时期,朝廷一直都在实施海禁的国策。但是,朕知道,即便如此,有着严刑峻法的震慑,面对巨大的利益之下,依旧有一些商人冒着生命危险,与那些洋人经商。”
“而且,朕还知道,或是迫于生计,或是巨大的利润使然,一些百姓或商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前往南洋诸岛,试图掘取财富。”
此刻,熊文灿的内心已经不能用吃惊来形容了,完全处于震撼之中,无论如何也无法想到,自小在京城长大的皇上,是如何了解到这些信息的
毕竟,皇上去年七月份登基称帝,至今还不到半年的时间,中间的精力几乎全都在铲除阉党一事上,即便是有东厂和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构,短期之内,又如何了解东南的这些事情
“呵呵熊爱卿,不用这么紧张,朕没有要追究谁的责任的意思”
看到熊文灿一脸忐忑的模样,贾亦韬淡淡一笑,安抚了一句之后,进而又说道:“之所以说这些,朕是想让你提名一个合适的福建布政使,能够填补这个掌管钱粮做职缺,为将来的开放海禁做准备,为朝廷征收各种关税。”
“当然,所谓的海禁,并不是全面的开放海禁,只是指福建与广东两地,可以进行正常的经商,与那些洋人做生意。因此,广东和福建的布政使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朝廷将会损失一大笔财政收入。”
话说到这种程度,熊文灿终于品过味儿来,不禁想起了朝廷如今的财政收入,可谓是入不敷出,非常拮据,江南的税赋根本就收不上来,每年受到的各种税赋,居然还不到百两银子。
往往是一些赋税刚刚收上来,还未到户部,直接就送到了辽东,充军饷。
熊文灿相信,如果不是皇上拿出自己的帑银,以及从阉党那里没收的金银,还有皇家店铺这段时间的收入,辽东的军饷早就欠缺了,孙传庭哪还能携带百万赈灾欠款赴任
为朝廷的高级官员,历任过礼部主事、地方的参政、布政使、按察使等等,熊文灿当然知道其中的一些猫腻,江南的赋税为何收不上来,其中不乏是藩王的原因,主要还是朝廷的那些权贵,代表着江南士绅的利益。
这一切的一切,都意味着,皇上有力无处使,要是这种局势继续发展下去,直到猴年马月,江南的赋税也别想收上来,朝廷的财政依旧紧张,滨临崩溃的边缘。
呼
熊文灿暗暗长呼了一口气,不再想朝廷的那些令人糟心的事情,不管是渐渐走下坡路的阉党,还是日渐得势的东林党,没有一个好东西。
忽然间,似乎想到了什么,熊文灿的脑海里闪过一丝明、
在这一刻,联想到贾亦韬在这段时期的种种为,熊文灿心中为之恍然,深深地佩服眼前的这位皇上,虽然年仅十七岁,但心性极为沉稳,行事更是老练非常,对于朝局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如今的大明王朝,可谓是内忧外困,辽东有虎视眈眈的后金,西北有连年大旱的天灾,朝中的党争不断,东林党与阉党的交锋已经处于白热化的程度。
东林党虽然势弱,却依旧可以与阉党一较长短,进行掣肘,而前者有代表江南士绅的利益,出于平衡之策,为了稳定朝局,皇上无法对江南的赋税使用强硬手段,还需要东林党制衡阉党。
相比于两股势力的交锋越来越激烈,在朝堂上彼此攻讦,熊文灿深深地知道,为一国之主,皇上目前最为紧要的就是筹措到钱财,维持这个国家的稳定,随后才能干自己想干的,进行各种改革。
而且,为一个登基不久的皇帝,不管是日渐得势的东林党,还是越来越衰弱的阉党,都不可能轻易地除之,打破那种平衡的局面,只能一点一点的削弱两股实力,想要再获得一笔巨大的财富,像查抄魏忠贤等人家产那般,几乎不可能。
因此,熊文灿认为,皇上不得不、也只能另辟蹊径,从其他地方谋得钱银,以此补充朝廷的亏空,不惜动用个人的帑银。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一掌擎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品读小说网pd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