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掌擎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品读小说网pd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飞了起来,神游天外,想起了关于他毕自严的记载,尤其是擅长之处。
仅就经济理财之能,堪比周总理
“崇祯”清楚地记得,对于毕自肃的印象极为深刻,历史上,朱由检登基之后,面对大明朝的这个财政烂摊子,魏忠贤将国库掏空,要不是有毕自严这个极有“才干”的户部尚书,朱由检将会更加缺钱,或许财政早就崩溃了。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朱由检非常缺钱的时候,就是在毕自严死去不久。
接任户部之时,朝廷还是处于每年一百三十万两白银的赤字之下,但在他的努力之下,想尽一切手段,尽量减轻百姓的负担,进行开源节流,硬生生的拯救了大明王朝的财政,予以了缓解,税赋有所增加,财政出现了复苏迹象,宛若奇迹一般
最为关键的是,在他的精心策划之下,由于粮饷供应及时,为挫败鞑子兵围京城的意图,提供了后勤保障,功劳丝毫不比那些勤王的将领少多少
黄猪皮第一次入关,兵围京城,天下兵马四十余万,云集在京城四周,自然而然地,不难想象,当时的粮草供应就成了最为重要的事情,也是最能体现毕自严的“才干”。
连续月余,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昼夜不停地处理后勤供应事务,几乎事事都是亲力亲为,手批口答地处理诸多事务。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如果没有毕自严这个户部尚书,为各路大军的后勤部长,恐怕那些勤王兵早就自乱阵脚,因为粮饷供应的事情。
思绪翻飞之时,崇祯那平静的神情之下,漆黑的眸子里闪烁着点点光芒,愈发觉得,毕自严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简直就是当代的周总理
当然,除了在外交方面,两人几乎是别无二致,同样具有经济之才,也懂得军事,可谓是多才之人,武能保家卫国,守一方之土,文能兼济天下,乃是明末不可多得能臣干吏。
最为关键的是,他和袁可立一样,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无心于党争,更加在意国家的利益,属于中立的官员。
担任天津巡抚之时,与登莱巡抚袁可立遥相呼应,形成掎角之势,守卫了京师大门。
“而且,皇上,微臣以为,以大明目前的国力来讲,财政只是得到了缓解,不仅林丹汗索要的市赏不能给,就连其他部落也要全部除去。”
“还有,朝廷对待进贡的使团也要有所改变,所赏赐的财物价值,决不能超过他们进贡之物。”
“以及那些使团的沿途花费,也不能再由朝廷承担,当地衙门不再负责接送,只需查验即可。不然的话,对于过往的道、州、府来讲,也太劳民伤财了,成了当地的一大负担。”
崇祯听得非常认真,连连点头,即便毕自严不说,他也有这种打算,也知道明朝时的朝贡,藩属国所谓的觐见,他们进贡的货物与所得到的赏赐相比,绝对是物超所值。
一般情况下,后者往往是前者的数倍、数十倍不止
因此,明朝时所谓的万国来朝,不过是在到处撒钱,花钱买来的一种假象,那些藩属国不是因为天朝国威使然,才慕名而来,进行朝贺,而是双眼盯上了事过之后的一笔重重赏赐。
很显然,洋洋洒洒的一番话,毕自严说得很是过瘾,就在这个时候,崇祯却兀自的问道:“毕尚书,关于你所讲的这些,朕何尝又不明白”
“不管是市赏,还是进贡之时的赏赐,都是朝廷的一种拉拢手段,安抚和稳住那些化为之民。若是统统取消的话,很有可能使得他们强烈反弹,再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建奴。”
“遥想当初,迫于朝廷的财政压力使然,不得不减少化外之民的进贡次数和间隔年限,结果却是,使得边境不稳定,蒙古等部落袭扰我国边境,烧杀掳掠。”
第一百六十二章互市
很显然,毕自严早就想到了这一点,预料到会有类似的问题,面对崇祯的突然发问,他是对答如流,没有丝毫的紧张与急迫之感,张口就予以了回应。
“启禀皇上,从察哈尔右翼这些年的表现来看,尤其是三娘子时期,土默特等部落之所以与我朝交好,鲜有侵扰边境,主要原因就是在于,朝廷开放了与其交界的部分互市,让他们尝到了甜头,有利可图。”
“同样的道理,朝廷可以多开放一些互市,主要集中在那些与朝廷较好的部落,让他们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进一步分化瓦解蒙古各部落的内部。”
“如此一来,就能弥补他们在市赏与朝贡方面的损失,还能获得更多的利益,边境就能更加的稳定。”
然而,听到这些话,崇祯的神情发生了变化,由一开始的深深认同,变成了现在的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给人以怪异之感,毕自肃微微一愣,刚想询问什么,刘若宰却站了出来,进行反驳。
“毕大人,下官不是很同意的这种观点。”
说话之间,刘若宰满脸的凝重之色,直直地看着毕自严,看到对方流露出疑惑的模样,进而补充道:“开放互市,并未有您想得那么简单。”
“互市,从汉朝开始,中原就有了与外族通商的先例,到了唐宋,才纳入正规。”
“按理来讲,开放互市,能够进行互通有无,都能够从中获利,本是一件双赢的事情。然而,那些外族获得铜钱之后,并不是为货币使用,而是将其消融,铸造成兵器,反而威胁到边境的稳定。”
“因此,一旦开放互市,短期之内,或许能够达到稳定边境的目的,但时间愈久,获得的铜铁越多,那些外族就会蠢蠢欲动起来,不安于贸易所带来的获利,更加渴望于劫掠所抢来的财物,可谓是一本万利。”
然而,毕自肃并未因为这一番的反驳而有丝毫的慌乱,反而变得愈发镇定起来,偷偷打量了一眼位于上座的崇祯,看到后者一副不置可否的模样,心中就是微微松了一口气。
“刘大人,关于你说的这些,本官又岂能不知”
毕自肃先是反问了一句,身上再次散发出那副从容不迫的气场,再次摆出一副侃侃而谈的模样,进而徐徐说道:“刘大人,你应该知道,从宋朝开始,与外族进行互市,就禁止了以铜钱买马,而是用布匹、茶叶、药材等物为支付,也就是当今的茶马司,因此,也就不存在你所讲的那些问题。”
这个时候,相比于两人的言语争锋,崇祯却想到了更深一层次的问题,如今的大明王朝,由于长久的土地兼并问题,中原的畜牧业遭到严重的破坏,对于耕牛之类的牲畜,非常的短缺,都是继续的东西。
如今之时,在大部分地区,除了那些荒芜的村落,一个村子也没有几头牛,在未来的一段日子里,不难想象,随着土地兼并得到遏制,并予以缓解和解决,还地于民,将会需要大量的耕牛。
否则,大明的农业经济将会停滞下来,达到一种瓶颈
像边境地区,那些游牧民族,或许他们不擅长耕种和劳,但手里掌握着畜牧力量,最不缺的就是牛羊马,只要将其引进关内,开荒的土地就能够大幅度增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泼刀行》《她是S级哨兵们的白月光圣女》《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文豪1978》【手打小说网】《武纪》《破云2吞海》《顶级坏种为我俯首称臣》《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身为邪祟的我,教她们斩妖除魔》